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三个战略要点

[2010-10-10]

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三个战略要点
 
李 宝 元
刊于《经济研究参考》201062
一.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坚守“人本发展”核心理念
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即所有发展,都是“应人人而发展,依人人而发展,为人人而发展”。发展的基本指向就是“人的全面发展”,即社会中的每个成员都能够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或者说,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其基本标志就是,每个社会成员,都有平等的人权,为维持主体生存、实现独立自主并获得精神自由,从而得以不断增进其人力资源能力及人力资本价值。这就是我们一直强调的所谓“人本发展”核心理念。中国是一个发展中的人口大国,人本发展理念最恰当、最精妙、最普适的表达,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关于人类社会的“发展”问题,各门社会科学有各自特殊的角度和方法。经济学研究发展的“经济”意义和“经济”问题,这就是所谓“经济发展”。但是,由于经济学起源于对于人类生存层面的关注,其研究视觉有一个从狭到广、从“物本”到“人本”的历史转化过程;相应地,关于“经济发展”,即经济学关于“发展”意义和问题的解说,也经历了一个类似的过程。“经济发展”作为一般词语意义来使用可能出现得很早,但是作为一个专门“问题”和学术“课题”加以研究,并成为普遍使用乃至流行的日常术语,则是19291933年西方世界大危机引发经济停滞之后,特别是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第三世界”国家面临民族独立、现代化和工业化等紧迫任务时,才正式提出来的。这期间,以发达国家把经济增长作为主要政策目标为实践背景,西方经济学把凯恩斯静态理论长期化、动态化,从而形成了形式化解析经济增长因素的“经济增长理论”;与此同时,新独立的亚非拉“欠发达”国家也纷纷把以现代化、工业化为主要内容的经济发展作为主要政策目标来追求,于是以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过程为研究对象的“发展经济学”应运而生。这二者历史性地“巧合”,就使得“经济发展”在最初赋义上受西方主流思维定势所迫,作为与“经济增长”的同义语使用。后来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才逐渐认识到,经济发展乃是一个比经济增长更广含义的概念,它涉及结构优化和制度变迁,特别是与整个国民福利的改善紧密相联。综观有关文献,发展有四个基本维度:(1)总量增长;(2)结构演进;(3)制度变迁;(4)福利改善。如果结合起来说,就是:发展意味着人类福利在规模扩张、组织变革和制度创新的过程中得以持续改善。在这里,发展的主体是人,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式是结构演进和制度变迁,发展的结果和量度是总量增长,其最终目标或出发点则是改善人们福利。
但是,传统发展经济学所主导的“发展观”具有明显的物本偏狭性,其所谓的“经济增长”,主要偏重于生存自由赖以实现的物质财富和市场收入效用,而没有充分顾及社会和精神层面自由实现的条件;其所说的“经济结构”主要是从物质生产角度引申出来的所谓“三次产业”偏态演进,而没有在广域的社会再生产结构变化去正态审视发展的自由拓展指向;关于“制度变迁”对于发展的建构意义和推动作用,以及有关“社会福利”目标的价值判断问题,传统发展经济学也没有能够放在人本主体性自由的基点上予以充分研究和阐释。在对于“发展”问题的关注和研究中,由于各界人士和专家的全方位参与,使得经济学家在思考、认识和探索经济发展问题的时候,其视角和眼界也越来越宽广,逐渐从过去偏狭的物本主义走向人本主义。例如:在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的一次关于“综合发展观”的讨论会上,专家们一致认为发展应该以社会-人的发展为中心,发展不仅应促进人的物质需要而且应满足人的社会文化和精神需要。一些经济学家也认为,发展应该有三种基本要素或核心价值,即“生存”(life-sustenance)、“自尊”(self-esteem)和“自由”(reedom);就是说:发展首先要满足人维持生命的基本需要,其次发展也应该是人们获得“尊敬”这样的社会需要之重要或必由途径,更高层次地,发展要保证人们能够从奴役中解放出来而进行自由选择。[1]值得关注的是,从1990年开始,联合国发展计划署每年发表一份不同主题的《人类发展报告》,提出发展必须将人置于所关心的一切问题的中心,人类发展就是扩大人的自由选择范围之过程,这既与通过对人的投资扩大人力资源能力有关,也与保障充分利用这些能力有关,并建立在生产力、公正性、持续性和权能授予的基础上。围绕这项工作,一些与发展问题相关领域的国际杰出专家,例如法国学者佩鲁、印裔经济学家阿马蒂亚森等,对于推动发展问题的“人本化”研究做出了突出贡献;特别是森氏提出关于“以自由看发展”的观点,彻底突破了狭隘发展观的旧范式,树立“人的实质自由是发展的根本目标和重要手段”的新思维。[2]
相对于世界“发达”国家来说,中国是一个落后“发展中”国家。由于处于“发展中”,因而必须将“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坚持“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要着力“把握发展规律,创新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破解发展难题,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实现“又好又快”发展。同时,对于以“社会主义”为政治指向的“人口大国”来说,人本发展的基本含义就是:紧紧抓住“以人为本”这个核心原则、根本宗旨和执政理念,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辩证唯物史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执政宗旨,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以及“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本科学发展观,把“为了人”作为发展的根本目的,把“依靠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基础,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把“提高人”作为发展的根本途径,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此外,鉴于“国家大、底子薄”这个基本国情,为了解决好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一系列利益问题,中国最高决策层必须在总体战略上注意“统筹兼顾,全面安排,动态协调,持续发展”,要按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各个方面、各个环节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和妥善处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一系列重大关系,统筹个人利益和集体利益、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充分调动各方面积极性。总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现代人本经济发展理念在中国本土最恰当、最精妙的表达。
关于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在战略导向上涉及到“为了谁”、“依靠谁”和“提高谁”三个核心问题。为此,必须明确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在人本发展视角上的三个基本导向,即“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提高人民”。
基本导向之一:“发展为了人民” 这是人本发展的根本宗旨、目标和要求。有关发展的决策者都必须清楚地知道:一切发展的根本目的归根结底是“为了人”,最终发展成果要由参与发展的全体人民来分享。执政党要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坚定信念,各级政府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执政宗旨,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和国家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切政绩评估的根本标准,既不是GDP增长的“耀眼数据”,也不是各种名目的“政绩工程”,而最终要看是否很好地解决了广大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最根本的利益问题。当然,判断人本发展目标的“正义”性,高度依赖于不同价值观关于“福利”的界定和评价方法,以及这些方法所依托的信息基础。而关于“福利”的界定和评价,无论是功利主义所关注的幸福物品如收入(及其分配状况),还是新自由主义所说的机会、财产等基本物品,与人们实际珍视并可以获得的“现实生活自由”状态,都存在相当程度的差异。因此,“发展为了人民”的具体福利目标所依据的信息基础,不能局限在笼统表达“社会福利函数”的总量指标(如GDP或人均GDP)上,也不能局限在抽象标识性的“自由优先权”(如“人权”概念)上,而应该关注阿马蒂亚•森所说“可行能力”及“可行能力集”,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具有人本权利基础的人力资源能力”。如此看来,不断扩大人民平等自由的自主选择权利,不断提高全体国民的人力资源能力,既是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的题中之义,也是人本发展的根本宗旨、目标和要求。
基本导向之二:“发展依靠人民” 这是人本发展的根本基础、准则和路线。执政党要坚持“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辩证唯物史观,各级政府要在改革和发展中真正“尊重人民主体地位,发挥人民首创精神,保障人民各项权益”。相信群众、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一贯坚持的基本路线,它既是当年革命成功的制胜法宝,也应该成为当代改革和发展的政策基石。为此,在推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淡化“精英意识”,树立“群众观点”,少些自上而下的强制性行政贯彻,多些自下而上的弹性群体互动,在“政府主导”下更加注重发挥“市场基础”的强大作用。要把“尊重人”作为发展的根本准则,高度尊重人民群众的公民主体、市场主体和精神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人民群众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创新精神,真正保障全体国民和社会成员的自主选择权益、市场主体权益和精神自由权益。但在现实中,人民主体地位的获得、首创精神的发挥和各项权益的保障,最具决定性的还是要看制度环境是否和谐、合理和公正,也与人民群众自身所拥有的人力资源能力强弱有着直接关联。依靠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开发、有效配置和充分利用人力资源能力,既是人本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手段,在一定意义上也是人本发展的基本目标和方式。
基本导向之三:“发展提高人民” 这是人本发展的根本标志、途径和方式。人既是目的也是手段,为了实现“为了人”的发展目的,就必须借助“发展人”的途径和手段。发展的实质是“人的发展”,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不断扩大人民自主自由选择的“可行能力集”,努力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人本发展成果的根本体现,也是人本发展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中国未来能否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关键在于能否坚持“以人为本”这个核心理念,实现人力资源能力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为此,全国上下应该树立“人力资源是第一要开发利用的资源”、“人力资源能力是需要不断提升的第一国力”、“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第一建设要务”的战略观点,将“人力资源强国战略”作为所有发展战略中最高层次的“第一战略”来推动。必须坚持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义,要牢牢扭住“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这个中心,聚精会神搞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一心一意谋求人本经济发展,不断解放、发展和凝聚国民人力资源能力。要着力把握人本发展规律,创新人本发展理念,转变人本发展方式,破解人本发展难题,提高人本发展质量和效益,以推动和实现人本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要统筹兼顾各行业、各地区和各领域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注意协调平衡好城乡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之间的关系,动态权衡好人力资源能力的代际可持续性,做好人力资源教育开发、市场化配置、契约化利用和社会保障,使不断提高的人力资源能力真正成为每个公民实现自我价值、获得自由全面发展并达成幸福生活目标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二.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树立长期渐进持续发展战略观点
“人口多、素质低”是中国的基本国情,也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始终面临的基本矛盾和约束条件。目前,中国正面临着比过去更为复杂的人口发展形势,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也正在经历着一系列历史性、战略性转变:(1)经济社会体制正处在“市场化转型”的关键时期;(2)经济发展模式正在由“低成本外延扩张”转向“高附加内涵提升”;(3)经济社会结构也正在由“不平衡、不全面”的小康社会走出,转向重点关注民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理念和指导思想,已由强调“以物为本”的传统发展观,转变为“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如何从人口大国转变到人力资源(资本)强国,是21世纪初期中国实现经济崛起、社会转型和文化复兴,急需研究解决的一个最关全局性、最具长期性、最有战略意义的重大议题。确立“优先投资于人”的全面发展理念,通过着力提高人口素质、开发人力资源,将人力资源的潜在优势转化为人力资本的竞争优势,实现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已经成为国家人口发展乃至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方向、努力目标与战略定位。因此,党的十七特别就“建设人力资源强国”做出了重大战略部署。
首先,在战略目标制订上,要注意“戒骄戒躁”,充分考虑中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任务的复杂性和艰巨性,规划总盘子不能满打满算而要留有余地 。要知道,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是一个需要循着“自然历史”秩序渐次推进的长期演化过程,而不是一种仅靠精英决策、英明领导和行政推动就可以“大干快上”的大跃进运动;它能够依托的不是一种自上而下的指令性计划经济发展模式,而应该是一种自下而上、横向互动的指导性市场经济发展模式;它的根本阻力主要不在“发展”层面,而主要涉及一系列深层次的制度变革难题。而且,从涉及的领域来看,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不仅是一个如何发展教育、有效进行人力资源开发的问题,还涉及如何实现人力资源市场化有效配置,人力资源能力如何利用才能充分发挥其对特定经济体可持续发展的有力支撑,以及如何建立健全人力资源健康和职业安全等方面的社会保障体系;即使在人力资源教育开发领域,也不是简单地扩大政府教育投入、提高各级学校入学率、延长受教育年限、扩大在校学生规模、增加具有高度教育文化程度人数或引进千儿八百“海归”人才,就可以很轻松地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的,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成败不在于“教育数量扩张”方面,而更多地取决于所开发出来的人力资源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素质状况。总之,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复杂的、异常困难的战略任务,在战略目标确定上要力戒急功近利的短期行为和政绩冲动,否则不仅坏了大事而且后患无穷。
其次,在战略重点布局上,要注意“纲举目张”,在通盘审视中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历史背景、国际环境和未来走势的基础上,从四个基本维度入手抓住最为关键的成功要素着力推动 。我们认为,未来中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应该从四个方面入手,即人力资源经济支撑能力、人力资源教育开发能力、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和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能力,以此为线索去寻找和把握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关键环节,作为未来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战略布局的重点。人力资源经济支撑能力建设的重点,应该立足于中国“人口多、素质低”的基本国情,顺应市场化、工业化和城市化大趋势,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尽量避免“人口负债”,强有力地推动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由“外延式”增长走向“内涵型”发展,顺利实现由“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变。人力资源教育开发能力建设的重点,应该以教育制度创新为根本动力,大刀阔斧地改革封闭的、陈腐的应试教育模式,加大教育市场化、社会化开放力度,充分利用社会力量和民间资本来办教育,构建人人有学习机会并能够终身持续学习的新型国民教育体系。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建设的重点,应该以市场化改革为先导和动力,打破城乡二元分割的计划体制格局,积极推动人口城镇化和剩余劳动力非农化转移,建立城乡一体化、就业机会均等化的劳动力市场体系。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能力建设的重点,应该是以人为本、投资健康,彻底撇清医疗卫生领域“公益性”与“非公益性”不同职能和角色,加大医疗服务市场化开放力度,同时强化政府在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方面的职责,遵循“低水平、广覆盖、高效率”原则,建立健全“老有所养、病有所医、伤有所治、业有所就”的新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体系。要强化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战略统筹力度,最好能够四维度一起整合发力,以不断提升国家人力资源整体凝聚实力。
此外,在战略步骤部署上,要注意“循序渐进”,按照党中央既定“三步走”战略部署,滚动规划确定未来40年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战略步骤 。关于“三步走”总体发展战略,是以当代中国国情及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现实基础和出发点,战略指导思想既高屋建瓴又平实稳健,战略目标明确具体且具有强大统摄力,战略步骤具有前瞻性和可行性,战略重点总揽全局、纲举目张,战略对策有层次性又有机统一,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200211月,中共“十六大”展开,这标志着中国进入了一个“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中央决策层高瞻远瞩,一方面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达到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小康”,另一方面审时度势,适时地前瞻未来发展远景,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任务,将原定的“第三步战略”进一步细化为新的“三步走”战略目标:为了全面完成2010年长期规划目标、建党100周年和建国100周年的发展目标,我们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一个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基于此,我们可以展望未来40年中国人力资源能力建设“三步骤”战略:未来10年是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预计2020年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方面要初步奠定人力资源强国的坚实基础;然后再前瞻10年,到2030年中国人力资源能力应达到中等发达发达国家水平;最后到2050年中国将跻身于世界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基本实现现代化。
三.中国人力资源强国建设应以制度创新变革为根本动力
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意味着创新,发展的根本动力来自制度创新。“十六大”报告曾将“创新”提到关系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生死存亡的战略高度,认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一个政党永保生机的源泉”,“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创新要以理论创新为先导,以制度创新为根本动力,“发展必须坚持和深化改革。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都要坚决突破,束缚发展的做法和规定都要坚决改变,影响发展的体制弊端都要坚决革除。”[3]
如果纵向整体地看,我们确实取得了巨大的“创新成就”。回顾30多年的改革和发展历程,我们可以看出,中国之所以能在风云变幻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应付自如、稳步健康快速发展,其动力就来自创新、特别是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可以说,没有创新就没有发展,没有市场化的制度创新就没有中国今日的辉煌成就。但是,若从各领域横向比较的角度来看,我们的“创新发展”又是很不平衡的。一些领域(如农工商贸等物质生产领域)在市场化改革方面确实有“开拓创新”之势,因而取得了令世人注目的“辉煌成就”;但在其他一些领域(如教育、医疗等直接涉及人力资源能力建设的领域),虽然在市场化改革外部环境的巨大压力也做了不得不为之的调整和改革,但从整体来看没有“动筋动骨”,有的领域十几年几乎“顽固不化”乃至“微丝未动”而成为阻碍市场化改革和国民经济健康发展的“制度瓶颈”,甚或成为“计划经济的最后堡垒”。
我们认为,中国未来人力资源能力建设面临的最大挑战,与其说是穷国办大教育、大医疗等造成的“发展难题”,倒不如说是而是教育、医疗卫生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严重滞后而导致的“制度困境”。 制度创新是启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大踏步前进的突破口,是克服人力资源教育开发领域体制性阻滞的必然选择,是大幅度提高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能力的根本出路,是全面拓展人力资源市场配置能力的动能源泉,是长期保持人力资源经济支撑力的基础平台,是实现人力资源强国战略目标的核心任务和基本保障。因此,未来中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对策的着力点应放在制度创新上,要通过大刀阔斧的制度变革来大力推动人力资源能力建设步伐。以制度创新为核心主动力,我们提出未来中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如下对策建议:
——在坚持“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质量”基本国策的前提下,逐渐放弃传统行政性“计划生育”政策操作套路,将人口控制政策的基点放在公民自主选择、政府间接引导并着重提高人口素质特别是青年妇女素质方面来。
——大力发展密集型产业,特别是传统环保产业和生态农林产业等劳动密集型绿色产业经济,充分利用人力资源丰富和劳工成本低廉的相对比较优势,以及人力资源能力提升对经济增长和产业升级的强大支撑力及其动态递延效应,以顺利实现从“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历史性转折。
——适应市场化大趋势,彻底改革官本位大一统、角色职能错位的应试教育管理体制,法定确认学校经营管理的主体地位和决策权限,彻底打破教育行政性垄断格局,彻底开放教育市场,以“法”严格监督和限制政府教育规制行为,构建学校、政府、社会三位一体大教育总体运作框架,建立起在国际竞争新格局中具有自己核心竞争力的终身开放学习型国民教育体系。
——面向普通劳动大众、面向市场职业需求,重点优先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着力培养广大劳动者基本职业道德、专业技术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尽快形成一套充分体现终身学习型教育理念,最大限度适应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要求,能够保证初中高等职业教育平衡协调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加快政治体制改革进程,积极推进政治民主化、经济市场化和文化多元化变革进程,通过一系列大刀阔斧、综合配套的实质性改革措施,特别是针对城乡分割、身份歧视和配置低效的户籍管理制度出台大胆改革举措,大大淡化正规学历文凭在人力资源配置中的“单向科举应试性”拉动功能,大力拓广其他多元化人力资源流动、社会阶层职业发展通道,使广大青年有多元化的自主择业并取得职业成功的环境、机会和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投资健康、平等善治”的基本方针,在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在医疗卫生领域职能角色、提高医疗服务资源市场配置效率的基础上,大刀阔斧进行反官僚、反垄断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严格限制政府权力、积极强化政府责任,以保证其充分调动和有效利用公共卫生资源,为广大民众提供“保基本、广覆盖,保健康、化风险”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要尽快将发展银发产业、强化养老保障提上议事日程上来,以农村养老保障为突破点和侧重点,通过经济杠杆、法律建制和文化疏导等多元途径和手段,彻底转换传统“不可持续”的代际传承模式,逐步建立健全低水平、广覆盖、城乡一体化的养老保险体系。
——实施反落差、全方位制度变革,在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切实加快行政体制改革和政府职能转换进程,打破质量安全监督、工伤保险、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等行政管理系统的职能分割,建立健全职业安全综合治理体系及危机预警长效机制。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配置和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构建国家人力资源能力水平信息监测预报系统,定期向全社会发布各行业、各领域和各层级的人力资源建设进展信息报告。
概而言之,未来中国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总体思路就是:牢固树立“人本发展”理念,也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始终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提高人民”的基本导向,在战略目标上戒骄戒躁、留有余地,在战略重点上纲举目张、抓住关键,在战略步骤上循序渐进、滚动规划,在战略对策上直面现实、创新制度,努力形成一套具有中国特色、核心竞争力和动态比较优势的人力资源强国战略框架体系。


[1]D.Goulet, The Cruel Choice:A New Concept on the Theory of Development , New York: Atheneum, 1971
[2]参见:弗朗索瓦·佩鲁.新发展观.北京:华夏出版社,1987阿马蒂亚.以自由看待发展.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
[3]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人民出版社,2002.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新主楼1626室 联系电话:010-5880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