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通论

[2008-06-01]

 
内容简介
 
 
《组织行为学通论》立足中国国情,放眼全球发展动态,在充分掌握和清晰梳理相关学科(包括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历史演变脉络、最新研究进展和前沿走势的基础上,对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一系列经典思想方法和重大理论成果进行了“创造性转述”和“跨学科通解”,著就一部“集成性”、“准经典”的中国版组织行为学教科书。全书理论逻辑清晰,章节体系新颖;体例安排独到,内容丰富多彩。 本书不仅可以作为高校各类管理专业本科和研究生教科书或参考书使用,而且对于各类组织中工作的各界人士学习职业生存之道、提升职场谋略水平,也具有重要参阅价值。
本书理论框架及篇章结构图
 
前言
人的高度“组织化”,可以说是工业化及市场经济高度发展的产物。人们最初关注的组织行为,显然是大机器工业组织中人的行为;组织行为学的兴起,直接导源于现代工业组织管理实践。近百年来,组织行为学,作为一门研究人在组织中的行为特征及其规律性的学科,随着现代组织管理实践,也经历了一个艰辛曲折而富有成效的探索路程。
20世纪前半叶,现代组织获得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组织规模日益巨型化,组织形态日益多样化,同时,组织行为也越来越复杂化,组织中的人际冲突和矛盾亦愈来愈尖锐化。对此,一大批心理学家、管理学家和社会学家等人文社会科学家,纷纷聚焦于组织行为问题研究,并各有侧重、各显其能地提出了一系列相关理论观点和实证解说。到20世纪中叶,关于人类行为研究的各路大军都聚集在“行为科学”的旗帜下,形成了一支庞大的科学共同体可以说,组织行为学就是现代行为科学群集成的一个重要产物。经过近数十年的进一步推广和深化,组织行为学已成为现代行为科学体系中一个最成熟、最核心和最前沿的学科,成为一门在微观层面探索现代组织中人的行为特点和规律性的重要学科。从未来发展前沿走势来看,组织行为学在全球化和后工业化的新时代背景下,将会朝着更加综合化、更具普适性和更为多元化的跨学科通论方向阔步前进、发展完善。
30年以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推进,中国工商企业组织、政府公共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从治理结构到运营模式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包括组织行为学在内各类现代组织管理理论和方法应实践召唤也快速在中国社会各界传播开来,并作为各大学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和热门知识向广大青年学生“大规模”宣讲传授。但是,从国内出版的相关教材(包括外文中译本教材)体例和内容来看,一个令人遗憾的现象是:大多囿于组织行为学原初受心理学奠基性影响所造成的偏态残缺性构架,机械教条地按照“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传统范式讲授有些“凌乱”甚至“大杂烩”性质的内容,没能开放性地将其他学科最新前沿成果有机容纳进来,也没有紧贴当今“高度组织化”的全球化发展动态、特别是当今中国转型期“火热”的社会组织实践活动,从而对组织行为学有关理论与方法给予一种集大成性质的“创造性转述”。
这里须特别指出的是,按照“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传统范式撰写的教科书,存在明显的学科构架及理论逻辑缺陷。其中很多内容,在理论逻辑和实践指引上,与心理学、管理学和人力资源管理学没有办法区分开来,尤其是一般放在前面讲授、约占1/3课时的有关“个体行为”内容实际上是直接从心理学搬来的,讲授者自己交待是关于“组织中的个体行为”,但从实质内容来看与心理学所讲“一般个体行为”规律根本没有什么区别。这样的安排,在理论逻辑和行文安排上不能“开门见山”,与“组织行为”主题根本“接不上气儿”,严重损害了学科理论逻辑的连贯性和完整性,也给青年学生对组织行为规律和特征的准确理解及把握造成很多障碍。
鉴于此种情况,笔者“立志”撰写一本“集成性”、“准经典”(以国外经典范本为目标)的中国版组织行为学教科书。其主要意愿和基本思路就是:立足中国国情,放眼全球化发展动态,在充分掌握和清晰梳理相关学科(包括心理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和政治学等)的历史演变脉络、最新研究进展和未来前沿走势的基础上,对组织行为研究领域的一系列经典思想方法和重大理论成果进行了“创造性转述”和“跨学科通解”。摆在读着诸君面前的这本《组织行为学通论》,就是在如此“志愿”引领下“刻苦努力”的一个结果。
《组织行为学通论》试图打破一般教科书“个体行为-群体行为-组织行为”的传统范式,将组织行为分解为“组织经济行为”、“组织社会行为”和“组织政治行为”这样三个基本维度,对工商企业组织、政府公共组织和非营利组织等所有现代组织行为的多元表现特征和规律性进行了全方位透彻阐释,从而搭建起“三位一体”的逻辑构架,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一套完整而新颖的组织行为跨学科理论体系。全书除有奠基导论性的第1章“组织行为学渊源及通论框架”,以及有前沿扩展性的第11章“现代组织学习行为理论通解”而外,主体内容共分“组织经济行为”、“组织社会行为”和“组织政治行为”三篇,每篇三章共九章,这样11章内容有机整合在一起,形成了一套科学合理、逻辑严谨而又独到新颖、富有美感的理论框架体系,全面系统而又重点突出地展示了组织行为学的精要内涵、经典思想、前沿成果和政策含义。
《组织行为学通论》在保持学术严肃性、研究科学性的同时,理论解说力求通俗易懂、具有可读性。在体例安排上,我们也“费尽心机”,努力达到严肃活泼、图文并茂的效果。这主要体现在:(1)在正文中穿插“著名学者小传”栏目,以增强读者对学术氛围的真切感应;(2)设置“相关文献”、“经典演义”、“精英感悟”、“经理亲历”、“典型案例”等专栏,为读者提供一系列生动、丰富、有趣的背景资料,以增强读者对相关问题现实复杂性的切实感受;(3)每章前有“学习目标要求”、“逻辑架构图示”和“情景故事引导”三个栏目,每章后有“精要内容提示”、“复习思考问题”、“自我认知练习”和“情景个案研讨”四个栏目,以帮助读者掌握学习方法、把握学习内容,做到“纲举目张”并能够在现实情境中“活学活用”。这些辅助栏目与正文内容相互映衬、参照、呼应,可以使读者在一般原理方法学习时具有“活灵活现”的实感意境。此外,本书还严格按照学术规范,通过章末“注释”和书末“参考文献”,为读者提供尽量周全的学术线索指引及进一步研究提高的学术平台。
《组织行为学通论》其实不仅是一部教科书,而且也是一部具有广泛适用性的通俗读本。本书虽然是作为高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教科丛书之一出版的,但在写作时笔者也努力广泛照应到公共管理、社会事业管理等所有相关专业学生的需要。而且笔者注意到,在“高度组织化”的当今社会,我们每个人实际上都是“组织中人”,身处组织中而对组织行为无所感知,显然是不可以的。因此,本书有关内容对于高校所有专业的大学生和研究生乃至社会各职业界人士来说,也都具有重要的参阅价值。究竟是不是那么回事,最终还要由广大读者朋友检核。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在本书写作过程中,我们参阅了大量学术文献和案例资料,没有这些研究成果作基础本书根本无法形成。事实上,作为教科书,本书正是对相关研究成果的一种“创造性转述”。当然,反所引用文献,我们都在章末“注释”和书末“参考文献”中一一清楚列出,并且力尽所能地与作者进行了联系,未能取得联系者请见书后速与出版社方面联系,以便支付相应引文报酬。在此,我们对本书所有引用文献作者,谨表诚挚谢意!此外,我还要特别感谢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和清华大学出版社的领导及编校人员,特别是责任编辑杨正泽先生为本书付出的辛勤劳作!
真诚欢迎朋友们反馈批评意见,访问我的博客:
或发电子邮件至:byli@163.com
 
 
李宝元
 
2008 630 于北京师范大学
人本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


目 录


 

1
导论:组织行为学渊源及通论框架 /1
q学习目标要求/2
q逻辑架构图示/2
q情景故事引导/2
1.1 组织行为学缘起及演变脉络/3
1.1.1 组织与组织行为/3
1.1.2 组织行为学缘起/4
1.1.3 组织行为学演化路径/5
1.2 组织行为学源头:经典思想及宏观视界/6
1.2.1 组织的现代特性及威力/7
1.2.2 工业组织的异化和局限性/7
1.2.3 现代组织:精神气质与理性模式/8
1.3组织行为学发轫:直接源于管理实践的经典理论传统/10
1.3.1 “科学管理”传统/10
1.3.2 “一般管理”传统/14
1.4 组织行为研究的心理学渊源及基础/15
1.4.1 心理学演化脉络/16
1.4.2 达尔文进化论遗产/16
1.4.3 心理“科学”之传统/18
1.4.4 外显行为研究趋势/20
1.4.5 更完整现实地分析精神现象/21
1.4.6 回归人本主义/22
1.4.7 小结:组织行为心理学基础/24
1.5 组织行为学:在“行为科学”旗帜下的集成/26
1.5.1 早期的组织行为研究/27
1.5.2 行为科学时代的跨学科集成/29
1.5.3 行为科学中组织行为学/31
1.6 组织行为学:全球化前沿走势与跨学科通论框架/32
1.6.1 新时代大背景/32
1.6.2 组织行为研究前沿走势/34
1.6.3 跨学科通论框架/38
本章专栏
专栏1-1 情景故事 钢铁大王卡内基时代的罢工浪潮和劳资冲突/11
n精要内容提示/41
n复习思考问题/42
n自我认知练习:学习状态快速评估/43
n情景个案研讨:社会组织行为模式与大国历史兴衰变迁/43
章末注释/45


-----------------------------------------------

1
组织经济行为
2
激励理论:透析组织经济行为 /49
q学习目标要求/50
q逻辑架构图示/50
q情景故事引导/50
2.1 经济学解析人类行为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51
2.1.1 经济人与经济行为/51
2.1.2 自利动机与利他行为/52
2.1.3 关于“理性”与“非理性”/54
2.1.4 自利行为与社会秩序/56
2.2 绩效与薪酬:组织经济行为的基本矛盾/59
2.2.1 组织激励基本问题/59
2.2.2 关于“组织绩效”的含义/61
2.2.3 关于“广义薪酬”概念/62
2.2.4 组织激励的两个焦点/63
2.3广义激励论:组织经济行为研究的两个基本层面/66
2.3.1 组织激励制度及其特性/66
2.3.2 组织激励的实现形式/67
2.3.3 “广义激励理论”及其意义/69
2.4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的激励模型及其意义/70
2.4.1 经济机制设计理论/70
2.4.2 经济激励模型/71
2.4.3 激励环境/72
2.4.4 激励机制/72
2.4.5 激励行为/72
2.4.6 激励目标/73
2.4.7 经济激励意义/73
本章专栏
专栏2-1 相关文献 经济学精神(盛洪)/58
n精要内容提示/74
n复习思考问题/75
n自我认知练习:快速检验学习情况/75
n情景个案研讨:经济学家谈道德?(樊纲)/75
章末注释/78
 
3
组织制度:激励意义与运作规则/80
q学习目标要求/81
q逻辑架构图示/81
q情景故事引导/81
3.1 关于组织制度及其激励问题的经济学解析/82
3.1.1 制度与组织制度/82
3.1.2 制度的性质/83
3.1.3 非正式制度及其意义/85
3.1.4 制度形成和变迁的逻辑/86
3.1.5 组织制度激励问题/89
3.2 企业制度激励问题及其解决思路/91
3.2.1 企业制度激励问题的提出/91
3.2.2 企业制度激励问题传统解析思路/93
3.2.3 企业产权制度“通解”要义/97
3.2.4 现代企业制度及其股权激励机制/100
3.3政府公共组织:基本特征与制度框架/103
3.3.1 公共组织基本特征/103
3.3.2 政府组织基本特性及职能/104
3.3.3 政府公共组织制度框架/105
3.4 非营利组织的制度特征及其激励问题/112
3.4.1 公民社会/112
3.4.2 非营利组织特征/113
3.4.3 非营利组织发展状况/114
3.4.4 非营利组织运营特点/116
本章专栏
专栏3-1 相关文献 制度何以重要/84
专栏3-2 相关文献 政府再造五项战略/109
专栏3-3 相关文献 遵循规则,直到伤害自己(盛洪)/118
n精要内容提示/120
n复习思考问题/121
n自我认知练习:个人日常规则意识测试/122
n情景个案研讨:格莱珉与尤努斯:穷人的银行和银行家/122
章末注释/128
4
激励管理:从内容到过程/131
q学习目标要求/132
q逻辑架构图示/132
q情景故事引导/132
4.1 需要层次论:关于组织激励的经典基础理论/133
4.1.1 基本概念/133
4.1.2 马斯洛需要层次论/134
4.1.3 麦克利兰“三种需要论”/136
4.1.4 阿德弗ERG需要论/138
4.2 双因素论:核心思想及政策含义/139
4.2.1 麦格雷戈X-Y理论/140
4.2.2 赫茨伯格的激励-保健因素论/141
4.2.3 双因素论政策含义/144
4.3激励过程论:从弗洛姆模型到波特-劳勒模型/146
4.3.1 弗洛姆模型/146
4.3.2 波特-劳勒模型/148
4.3.3 公平与激励/149
4.3.4 激励过程论的意义/150
4.4 整合激励论:协调组织行为,应对战略性挑战/152
4.4.1 组织行为整合激励意义/152
4.4.2 组织行为目标设置及协同/153
4.4.3 组织行为强化矫正理论/155
4.4.4 组织行为激励管理要点/157
本章专栏
专栏4-1 相关文献 工作丰富化要领/145
n精要内容提示/160
n复习思考问题/160
n自我认知练习:个人动机类型测试/161
n情景个案研讨:激励管理情景三则/162
章末注释/163
2
组织社会行为
 
5
群体互动:组织社会行为原理/166
q学习目标要求/167
q逻辑架构图示/167
q情景故事引导/167
5.1 关于组织行为的社会心理学描述/168
5.1.1 社会认知/168
5.1.2 社会知觉与归因/170
5.1.3 社会行为表现/174
5.2 社会群体的意义、类型和形成过程/176
5.2.1 “人以群分”/176
5.2.2 群体及其类型/178
5.2.3 群体的形成/179
5.3群体动力学:组织社会行为的互动过程和机制/182
5.3.1 群体互动分析/182
5.3.2 群体互动过程与机制/183
5.3.6 群体凝聚力/186
本章专栏
专栏5-1 经典演义 从《西游记》看“社会群化”意义/177
n精要内容提示/187
n复习思考问题/188
n自我认知练习:群体互动控制能力测试/188
n情景个案研讨:家乐福遭民众抵制事件/189
章末注释/194
6
工作团队:从理念到建设/195
q学习目标要求/196
q逻辑架构图示/196
q情景故事引导/196
6.1 工作团队:意义、类型及构成/197
6.1.1 工作团队的意义/197
6.1.2 工作团队的基本类型/198
6.1.3 工作团队构成因素/200
6.2 工作团队建设:成员角色定位和技能整合/202
6.2.1 九种团队角色/202
6.2.2 个性心理测验/205
6.2.3 个性与角色相匹配/210
6.3 塑造团队精神:卓越工作团队建设的/212
6.3.1 以愿景目标为导向/212
6.3.2 培养成员相互信任精神/214
6.3.3 凝聚团队精神/216
本章专栏
专栏6-1 经典演义 西游取经团队成员的角色搭配/211
专栏6-2 精英感言 韦尔奇论坦诚/215
专栏6-1 经理亲历 微软中国公司管理团队建设纪实(吴士宏)/217
n精要内容提示/222
n复习思考问题/222
n自我认知练习:九型人格简易测试/223
n情景个案研讨:H教授亲历某航空公司培训部课程管理/226
章末注释/228
 
7
有效沟通:组织行为整合的基石/229
q学习目标要求/230
q逻辑架构图示/230
q情景故事引导/230
7.1 关于组织中人际沟通的基本原理/231
7.1.1 沟通的含义/231
7.1.2 沟通方式选择/233
7.1.3 组织沟通网络/235
7.1.3 有效沟通的组织策略/236
7.2 交流分析[TA]:人际有效沟通的心理训练技术/238
7.2.1 P AC 模型/238
7.2.2 TA 基本操作要领/240
7.2.3 神经语言程式(NLP/241
7.2.3 敏感性训练/243
7.3 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沟通/245
7.3.1 全球化/245
7.3.2 文化与跨文化/247
7.3.3 文化差异多维度研究/248
7.3.4 东西方文化比较/252
7.3.2 跨文化沟通策略/254
本章专栏
专栏7-1 相关文献 美国文化面面观/251
专栏7-2 典型案例 摩托罗拉天津分公司的跨文化沟通策略/255
n精要内容提示/260
n复习思考问题/260
n自我认知练习:个人沟通能力测试/261
n情景个案研讨:师生电子邮件通信中的沟通问题/262
章末注释/265


 

3
组织政治行为
8
职场权谋:组织政治行为概说/268
q学习目标要求/269
q逻辑架构图示/269
q情景故事引导/269
8.1 权力及组织权力:界定与阐释/270
8.1.1 权力定义/270
8.1.2 权力来源及类型/271
8.1.3 组织中的权力/273
8.2 组织政治行为:权力在组织中的运用/276
8.2.1 组织政治行为定义/276
8.2.2 组织政治行为表现/277
8.3组织政治策略:工作中的权谋权术/280
8.3.1 确认权力重心/280
8.3.2 办公室政治策略/282
8.3.3 政治行为与道德规范/285
本章专栏
专栏8-1 相关文献 11种政治策略行为/278
专栏8-2 相关文献 组织权力游戏/284
n精要内容提示/287
n复习思考问题/288
n自我认知练习:个人政治敏感性测验/288
n情景个案研讨:关于办公室政治的几个情景个案/289
章末注释/291
 
 
9
组织领导:政治行为的权变控制/292
q学习目标要求/293
q逻辑架构图示/293
q情景故事引导/293
9.1 “领导”:概念界定与理论综述/294
9.1.1 领导定义/294
9.1.2 领导与管理/295
9.1.3 领导理论概述/298
9.2 领导特质论:关于领导人格的基础理论阐释/300
9.2.1 领导特质研究概况/300
9.2.2 “评价中心”领导特质研究/302
9.2.3 组织首脑领导特质研究/304
9.3领导行为论:基于二维方格模型的理论解析/307
9.3.1 二维领导行为/307
9.3.2 领导方格解析模型/309
9.3.3 典型定格领导行为描述/310
9.3.4 领导方格理论意义/312
9.4 领导权变论:领导风格与情景因素的动态匹配/315
9.4.1 领导风格测量/315
9.4.2 领导情景变量描述/317
9.4.3 领导风格与情景控制力匹配/320
本章专栏
专栏9-1 相关文献 关于领导的七种谬见/297
专栏9-2 精英感悟 韦尔奇论成功领导的八个行为准则/313
n精要内容提示/322
n复习思考问题/323
n自我认知练习:管理/领导潜力评估/323
n情景个案研讨:柳传志:我怎样当总裁/325
章末注释/331
10
竞争合作:组织政治博弈论/334
q学习目标要求/335
q逻辑架构图示/335
q情景故事引导/335
10.1 从博弈论看组织中的人际冲突/336
10.1.1 博弈论/336
10.1.2 组织政治博弈/340
10.1.3 冲突的实质/344
10.2 冲突管理:理论分析与对策研究/346
10.2.1 冲突根源/346
10.2.2 冲突管理基本原则/347
10.2.3 冲突应对策略/348
10.3整合人心,提高组织凝聚力/350
10.3.1 达观透析人际关系/350
10.3.2 努力达成心理契约/352
10.3.4 不断提高组织凝聚力/352
本章专栏
专栏10-1:经理亲历 一部门女经理遭遇下属投诉/343
n精要内容提示/354
n复习思考问题/355
n自我认知练习:组织归属感测验/355
n情景个案研讨:李杰无奈中愤怒,刘能犹豫中烦恼/356
章末注释/357

-------------------------------------------
 

11
现代组织学习行为理论通解/359
q学习目标要求/360
q逻辑架构图示/360
q情景故事引导/360
11.1 关于组织学习行为的一个通解/361
11.1.1 多学科概念释义/361
11.1.2 赫斯特组织生态循环模型/363
11.1.3 自发型组织学习行为/366
11.1.2 常规型组织学习行为/367
11.1.3 创新型组织学习行为/369
11.2 再造组织生机:圣吉“学习型组织”五项修炼解义/371
11.2.1 实现自我超越/371
11.2.2 改善心智模式/373
11.2.3 建立共同愿景/375
11.2.4 推动团队学习/377
11.2.5 走向系统思考/377
11.3 组织群体知识创造:野中郁次郎SECI模型/384
11.3.1 SECI 模型/384
11.3.2 群化于情景学习/397
11.3.3 外化与科技革命/388
11.3.4 融合与知识创新体系/390
11.3.5 内化与组织核心竞争力/391
11.3.6 动态创造螺旋/392
11.4 现代组织学习型变革的基本趋势/396
11.4.1 目标导向愿景化/396
11.4.2 组织结构扁平网络化/399
11.3.3 团队工作设计内容丰富化/401
11.3.4 组织文化民主化/402
本章专栏
专栏11-1 典型案例 联想创业时期的自发型组织学习/366
专栏11-2 典型案例 康柏电脑公司由自发型组织学习到常规型组织学习的转变/369
专栏11-3 相关文献 三种“系统基模”类型全鉴/378
n精要内容提示/404
n复习思考问题/405
n自我认知练习:个人对变革环境适应性测试/405
n情景个案研讨:耐克公司组织学习行为的转变/406
章末注释/407
参考文献/408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新主楼1626室 联系电话:010-58807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