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资本》海归变海待问题案例点评

[2007-03-01]

海归一族如何在职场实现自身价值?
案例点评:李宝元
 
案例:
拥有留学背景的J在别人眼里看来是风光无比,不仅拥有高薪体面的工作,而且可以经常出国。但是J内心深处却为此苦恼不已。
2000年,年仅18岁正就读高中的J前往美国加州求学。6年后,J学成归国,踌躇满志想创建一番事业。经历了一年多的颠沛流离,事业却是有败有成,J却发现现实与自己内心期待的结果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海龟”的新型管理模式
归国后,J根据在国外求学时的观察以及对国内市场短暂的调研,决定创办家居装饰设计公司。家庭经济基础以及政府对海外归国人士创业的扶持,令J的公司前期启动并没有遇到资金的困境。
J将公司办公区装修得高雅古典,并按照人性化管理的原则在办公区四周设独立的小隔间,办公区正中设大型吧台,长期提供啤酒及其他饮料。J觉得独立的小隔间可以照顾员工的隐私,给员工以安全感;吧台可以方便员工非正式沟通及排解工作压力。在管理制度,J更青睐于由员工自由选择工作时间和待遇,甚至是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就直接对员工言明:“你可以自由地选择你的上班时间和上班地点,并且你所要求的任何待遇我都可以满足,前提是你必须为公司创造价值。”以为J坚信:自己的公司属于创意型行业,企业氛围以及管理制度必须鼓励创新。
或许是J的理念过于超前,虽然有很多了解到J的管理制度的人为之惊讶,但是却并没有为J吸引到优秀的人才加盟。几个月下来,J的公司经常完全没有员工上班;除了少数报道完就消失的员工外,J发现自己的公司居然找不到一个可以完成工作任务的员工;装修得高雅古典的写字楼完全成了摆设。
 
“海带”的生活相当无奈
创业失败,J决定求职以积累必要的工作经验。对自己的职业生涯,J充满自信。
在美国,J学习异常刻苦,仅仅用了6年时间就先后克服了语言的障碍、完成美国大学预科、本科的学习,并攻读下管理学硕士学位。J相信:自己如此优秀的留学背景一定比国内其他求职者更有竞争力。但是,J在各类求职市场流连三个月,结果却令他非常失望。
最初,J的简历只投给国际知名企业的中国分支机构,但是类似的企业虽然比较青睐J的语言能力和双文化背景,却难以接受J要求的职位和薪水;后来J不断降低自己的求职标准,乃至是普通国内民营企业也一样投送简历,但是一般企业觉得请不起J这样优秀的人才,或者担心将J招进来后却最终难以将其留住;还有一些企业觉得管理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没有实际工作经历,仅仅一纸洋文凭并不能代表什么。
求职路屡屡碰壁,各种拒绝信息,令J心灰意冷。辛辛苦苦在国外求学,最终却是回国待业,成为时下比较流行的“海带”一族;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以及创业失败的经历成为J求职路上不可逾越的障碍。J觉得自己怀才不遇。
 
“海燕”生活何时才能结束
迷茫中的J开始通过MSN联系同学,希望他们能够为自己的求职提供必要的帮助。
经过朋友推介,J终于获得一份临时工作,为美国一家拟进军中国市场的大型企业担任中国文化顾问。于是J匆匆飞回美国,向该企业负责人介绍中国的文化背景以及风俗习惯。
这一短暂的经历令J敏锐地发现:在全球化进程中,不管是国际企业本土化,还是本土企业国际化,都需要跨文化管理的人才。J进一步分析:自己拥有的中、美两国的生活经历以及管理学的学习经历本身就是最好的资源,如果将自己的这一资源提供给处于国际化进程中的企业,应该会有比较大的市场。
于是,J开始专门为需要跨文化管理类型的公司和企业提供文化顾问服务,并据此获得高额的经济回报。但是处于国际化进程中的公司或者企业对于文化顾问的需求是临时性的,并且需要该职位经常来回与总部和战略地区,于是J开始国内所谓的“海燕”生活。
出于工作的需要,J经常在中国和外国之间来回,长期的时差以及飞机上的生活令J的精神状态日益下降,心情也受到相应影响。如此的生活令J感觉很累,J开始怀疑“海燕”生活是否还适合于自己。
点评:
近些年来,在全球化背景下,随着国家改革开放力度不断加大,国民收入水平快速提高,以及国人眼界视野逐渐开阔,出国留学已经成为老百姓的平常事,像J这样中学阶段就留学海外的青年人也不在少数。但是,虽然世界变得越来越平坦,留学青年的海归职业生涯路却并不平坦,甚至像J那样还十分曲折艰难。这实在是令人困惑、值得反思的问题。
按理说,海归人才回国创业、就业应该有很多优势。首先,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技术革命推动下,经济全球化、市场一体化和社会活动国际化已经成为时代潮流,在这种“浩浩荡荡”的世界潮流中,具有“跨文化”背景的海归人才,自然当属“如鱼得水”般的弄潮儿;其次,从国家基于“科教兴国”战略的人力资源政策大环境来看,就像在其他领域那样,政府政策导向往往特别器重海归派,一些政府部门“争先恐后”、甚至是“急不可耐”地用种种超国民待遇的“优惠政策”优待他们,例如前不久教育部等中央16部委还出台了专门针对海归们的特殊优惠政策规定;此外,从实际经济市场行情来看,海归人才的市场需求应该是很旺盛的,很多企业、无数国人都渴望“走出去”、渴望“与国际接轨”,而国外很多有眼界的洋行、商人也都想“抢占”中国这个有巨大潜力的市场,渴望“走进来”、实现国际战略发展中的“本土化”,在这种情势下,海归们正好充当“桥梁纽带”作用,应该是大有用武之地的。总之,无论从哪个层面来说,按“道理”海归们都是“应该”很有竞争优势的,或至少不会处于明显的劣势。
但是,实际情况并不像“分析”的那样理想、美妙,近年来,像J那样回国创业失败、就业无门的海归们,也不在少数。这是为什么?对此,就需要拿出“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这个老生常谈的套路了。
仔细分析起来,像J那样的海归们之所以遇到“本不应该遇到”的挫折,其个人、家庭和社会层面的具体原因可能很多,但我以为最要害的一点是:他们这些海归们所实际拥有的“才”,并不像表面上“想”的那样,是一种“跨文化”人才,而很可能只是“跨语言”优势(甚至“优势”也谈不上),这与实际需求存在错位,所以才遭致“怀才不遇”的难堪。像J那样,18岁、高中时就留洋海外,他们在“文化”方面,很可能处于这样一种“两不是”的尴尬境况:一方面,对于本土文化,由于成长环境特殊、接触社会有限,他很可能是“一知半解”;另一方面,短短的6年海外生活,也不可能对西方文化有什么深切感悟。这样,在中西文化上,他们实际上都处于“边缘”状态,因此,往往处于“两不认”、“里外不是人”的尴尬境遇。
这一点,在J的创业、求职经历中表现得特别突出。先是创办家居装饰设计公司,正如我们在上面分析的那样,在政策、资金方面J都没有遇到什么障碍,其选择家居装饰设计领域创业也不能说没有“眼光”,但是,由于他不了解自己离开6年的母国“风土人情”,一味地照搬西洋现代人力资源管理模式,盲目地将“人性化管理”等所谓“先进”理念,移植到我们还没有具备起码契约化管理规范的本土文化土壤上,例如:在“家居装饰设计”这样虽属“创意行业”但毕竟扎根在传统产业基础上的领域,搞什么(需要严格数字化环境条件的)“弹性工作制”;把西洋个人主义文化下的“小隔间办公”方式,拿到中国这样崇尚集体主义精神的本土来套用,如此等等。在跨文化上如此这般“东施效颦”、“邯郸学步”之举,出现“水土不服”的失败结局是完全可以意料的。他在中国办公司完全没有土生土长的本土文化“地气”,那有不失败之理?!后来,创业不成去求职,无论是在国际知名企业的中国分支机构,还是在国内民营公司,都吃了闭门羹,主要原因恐怕还是他只有“跨语言”特长而无“跨文化”优势有关。这里说是跨语言“特长”而不说“优势”,是因为他在这方面相对于那些没有出国但同样外语流畅的“土鳖”来说,没有什么特别的优势,反而可能由于他“自视很高”还有许多劣势(所谓难以接受J要求的职位和薪水”、“觉得请不起J这样优秀的人才”,“担心将J招进来后却最终难以将其留住”、“没有实际工作经历,仅仅一纸洋文凭并不能代表什么”云云是也!)这样,给J 带来的只能是很无奈的“海带”生活。
经过创业失败、国内求职无门的痛苦经历,J经同学介绍到海外公司去当“中国文化顾问”,他发现似乎作为“跨文化管理”人才的用武之地。但可惜的是,J仍然“执迷不悟”地将自己“拥有的中、美两国的生活经历以及管理学的学习经历本身”,简单地看作、直接地等同于“跨文化”资源优势,而没有认清自己其实拥有的主要是“跨语言”特长,离真正的“跨文化优势”、“中国文化顾问”的要求还差一大截呢!——这一点也被他后来的亲身经历所证实:虽然可以“临时性”获得“高额经济回报”,但在“颠沛流离”的职业生活中“精神状态日益下降”、“感觉很累”,并“开始怀疑‘海燕’生活是否还适合于自己”来。
其实,J这样的海归们面临的基本问题,仍然主要是如何认识自我、根据环境进行人生和职业定位这样一种职业生涯规划和管理问题。J已经初步认识到自己在“跨文化”管理方面的潜在优势,但还没有真正认识到自己在“跨文化”方面的现实局限。因此,对于J来说,未来要做的主要有两点:一,先要平和心态、放低姿态,认清自我、把握自我,平和地审视自己的人生路,冷静地探寻自己脚下的职业生涯路况;二,把脚踩稳当了以后,近期瞄准“中国文化顾问”的职业资格目标,“恶补”中国文化知识积累、加强中国文化素质训练,而远期可将“跨文化管理”咨询服务作为自己待拓展领域,在真正感悟中西文化差异、优劣的基础上,有方向感但要脚踏实地、循序渐进地朝前走。


 

地址:北京市新街口外大街19号 北京师范大学新主楼1626室 联系电话:010-58807634